为进一步强化机电系统跨部门、跨企业协同管理效能,加速构建“研发-生产- 应用”一体化产业生态,推动矿井煤流输送向智能化、无人化转型,近期,济宁矿业集团2025年一季度机电例会在海纳科技成功召开。会议采取现场观摩和集中开会相结合的形式,全面部署机电管理重点工作,致力于提升智能装备运行水平。
会上,海纳科技就"基于矿鸿的全过程自适应煤流系统" 展开深度汇报。该系统以矿鸿平台为依托,有机整合煤流均衡控制系统、智能料仓管控系统与智能检测系统,联动推进智能永磁、智能变频调速技术及输送系统自动化、无尘化改造工程,实现多设备、多系统的无缝协同,精准预测设备故障,优化煤流分配,自主执行“煤多快转、煤少缓运、无煤待机”的节能策略,完成了煤流运输全链条的智能化管控,以毫秒级响应速度与精准调控能力,保障煤炭运输安全高效运行。同时,系统支持手机端远程精准调控,推动煤流调度管理向精细化、高效化方向升级,为智慧矿山建设提供了可感知、可触摸的技术范本。与会人员围绕该系统应用展开热烈研讨,技术团队针对核心功能与实际运行成效进行专业答疑。
会议强调,当前集团正处于智能化矿山建设的攻坚阶段,需始终坚持"产业协同、技术先行、平台支撑" 的发展战略,聚焦主运输、供电、洗选等核心业务领域,打造一系列具有行业引领性的智能化示范场景。充分发挥海纳科技在智能煤流系统集成与平台开发方面的龙头带动作用,依托矿鸿平台打破系统壁垒,实现跨系统信息互联互通与智能协同作业,贯通井下采运至地面洗选的全流程智能化链路,为现代化矿井装备体系建设筑牢根基。
会议对后续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各单位须严格落实机电设备管理体系建设标准,层层压实设备运行主体责任。针对一季度工作中暴露的突出问题,全面排查提升系统、供电系统、辅助运输、乘人装置、给煤机等关键环节风险隐患,制定精准有效的管控方案。“两厂”要同步强化洗选指标精细化管理,扎实推进修旧利废、节支降耗工作,切实提升设备本质安全水平与经济运行效益。此外,要系统总结智能装备应用场景实践经验,积极探索智能输送、智能运检、智能控制技术在各矿区的推广路径,加速推进机电系统数智化转型升级,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集团公司机电管理中心负责人及业务骨干,各矿区机电矿长、机电科长及相关技术人员共同参会。
文/图丨尚峻 张娜娜(海纳科技)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