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义桥煤矿运输工区以打造生产安全、维修高效、管理精细、团队和谐、努力学习的班组为奋斗目标,进一步完善班组建设机制,规范班组管理,优化班组结构,大力推进班组建设,积极唱响以学习、创新、优化、节约、管理为内容的“五部曲”,有力的增强了班组的战斗力、向心力、凝聚力,促进工区各项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重视教育培训,唱响“学习曲”
该工区以“创建学习型班组”为载体,注重培育“学习型”职工队伍,大力开展“多读书、读好书”活动,在工区会议室建立了“学习书屋”使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技能得到了提高,也增强了职工的安全意识。不断探索加强班组安全教育的新途径,从提高班前会的质量抓起,开展了“三种形式”的互动式班前会,使“班前小课堂”释放出“安全大能量”,提高了班前会的质量,增强了职工的安全意识。
同时,大力加强班组文化阵地的建设,营造班组文化建设的硬环境,充分利用学习园地、宣传栏、微信群等阵地,开展经常性的形势任务教育、政治思想教育和安全教育等,加深职工对企业发展的理解。
该工区在着力提高班前会质量的同时,积极拓展班后会的功能,让班后会成为班组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借鉴经验、寻找差距的平台;查找隐患、总结经验、提升安全管理的基地,从而确保各项工作高效、顺利的完成。
开展革新活动,唱响“创新曲”
该工区鼓励职工自主自动围绕作业现场开展岗位创新活动,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组织班组开展班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激发职工自主创新的积极性。机电维修班利用在废料库“淘”来的物料,加工制作了矸石山架头缓冲器,即减少了噪声又延长了架头的使用寿命,保证了每班的生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矸石山架头下安装导向轮,避免了钢丝绳磨损,延长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利用废旧钢板在备用矸石山天轮上加装护绳器,避免了钢丝绳脱绳打弯现象的出现,延长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确保正常的安全生产。
开展以群众性技术创新、“五小”成果、“金点子”征集为主题的技术创新活动,制定和完善班组合理化建议奖励办法,确保合理化建议制度的落实,激发了职工的岗位创新意识。
推行班组组合,唱响“优化”曲
该工区积极推行先进生产管理办法,确保班组生产管理科学、安全、高效。对每个工作环节和岗位工种的任务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综合考虑岗位性质、工作内容、工作量以及职工的技能进行优化组合,提高劳动效率。把原主井底清煤班的职工全部分到生产班。从岗位的实际出发,打破原来的班组界限,开启了“大维修班”模式,即撤消原机修班、电修班、矿修班,组成新的机电矿修班,部分机电维修工归生产班管理,其它辅助班组在没有任务的前提下全部参加到检修工作中来,以此提高检修效率。“大维修班”模式实施后,生产班将实施“生产与检修合一”的管理模式,生产班组从单一的安全生产转变为生产检修兼备的复合型班组,使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更能有效发挥,使消极怠工和技能落伍的职工更有危机感。从而形成了“先进更先进,落伍赶先进,自我加压,负重奋进,富有活力”的工作局面,实现了一人多专,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抓好节支降耗,唱响“节约”曲
该工区坚持在日常生产工作中,从细微处入手处处讲节约,加强设备的维修维护管理,提高检修工作质量,对在工作中经常使用的材料尽可能的合理利用,杜绝了丢失浪费现象的发生。逐步规范材料、设备的管理,设备管理实行包机制,考核完好率,责任到人。坚持开展节支降耗活动,做到有指标、有措施、有兑现。加大各项材料管理和使用的考核工作,严格兑现奖罚,有效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使广大职工牢固树立省下来就是自己的思想。建立完善班组材料、成本台帐,从材料消耗、设备维修等方面进行认真分析,明确改进方向,最大限度的降低生产成本。积极响应创建节约型企业号召,在修旧利废工作过程中,重点抓好旧品旧件的修复工作,始终做到旧的能用不领新的,职工能够修复的坚持修复再利用。
激发班组活力,唱响“管理”曲
该工区为激发班组建设新活力,不断提高班组的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灵活应对生产量加大的实际情况,对上平台班组长进行了三个班对标学习,切实增强班组长互相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工区安全生产贡献力量,通过班组长内部交流,有效激发班组长学习热情,深挖班组长素质潜能,逐渐形成勤学、善思、肯干的良好氛围,为工区的安全生产注入新的活力。
在工区内开展了准军事化管理,切实将准军事化管理与加强劳动纪律相结合,与改进作风相结合,做到了“令必行,行必果”。严格班组长“三必到”和“三走到”规定。在选拔任用班组长上,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的原则,对安全工作不负责任、安全工作不落实、本人有违章行为的班组长给以撤人换岗。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