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城二号井的采煤一线,有这样一位班组长:他用十年坚守诠释矿工本色,用技术创新攻克生产难题,用铁腕管理筑牢安全防线。他就是集团公司“最美班组长”、综采工区生产班班长张敬富。
十年来,张敬富带领15人的班组创下连续安全生产4380天的纪录,培养出6名“多面手”技术骨干,创新应用32吨单轨吊旋转装置等多项新技术。没有豪言壮语,他用“上班挣钱,安全是底线”的朴实信念守护工友平安;不求轰轰烈烈,他以“一人强不算强”的团队精神锻造全能班组。
智装先锋!解锁支架调移“黑科技”
“以前调移一个支架需要全班人马配合几小时,现在用这个‘黑科技’,两个人十分钟就能搞定!”提起矿上创新使用的32吨单轨吊旋转装置,支架工胡传友至今仍难掩兴奋。2024年6月,张敬富班组转战阳城二号井时,面对25度大倾角工作面的特殊条件,传统绞车调移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还存在钢丝绳断裂的重大安全隐患。
“技术创新就是要解决实际问题!”在六采区首个工作面安装期间,单轨吊旋转装置的创新使用,对班组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张敬富带领班组向阳城煤矿技术骨干取经,白天蹲现场,晚上围着图纸开“诸葛会”,硬是在两周内掌握了这项“黑科技”。“张班长把操作要点编成了顺口溜,我们现在做梦都能背出来。”工友张伟回忆道。
他们创新性地将旋转装置安装在单轨吊最前端,就像给支架装上了“智能方向盘”,使安装精度达到惊人的0.5米。这项创新带来了四大突破:告别“钢丝绳时代”的有绳化作业、50米外遥控操作的“安全距离”、仅需“一操一监”的少人配置、十分钟完成的“闪电调移”。
单班能够比计划多安装一个支架,原定42天的安装任务提前5天完成。“现在这套工艺已经在全矿推广,这就是创新的力量!”张敬富自豪地说。
铁腕护安!织密百米井下“安全网”
“上班挣钱,安全是底线!谁违章,我绝不轻饶!”班前会上,张敬富的话掷地有声。在他的班组里,“与违章绝缘”不是口号,而是铁律。工友们都说:“跟着张班长干,心里踏实。”
张敬富的班组安全管理近乎严苛。从设备检查到操作规范,他制定的制度细致全面,绝不留死角。“安全无小事,一个小疏忽就可能酿成大祸!”对待违章,他毫不手软;但对安全工作出色的职工,他也不吝表扬,奖罚分明,让班组既有压力,更有动力。
面对复杂地质条件,张敬富科学安排轮休,自己却长期带头坚守。设备出现异常,他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发现安全隐患,必定亲自排查确认。“有张班长带头,再难的任务我们都有信心完成!”工友们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对他身先士卒的敬佩。在他的带领下,班组创造了突出的安全生产业绩,筑起了坚实的安全防线。
匠心铸魂!锻造全能尖兵“梦之队”
“我的技术是最好的吗?”张敬富班的同志们经常这样自省。在他的带领下,15人的班组通过创新“五维结对帮扶”机制焕发新活力:老带新、先进带后进、技能高的带技能低的、安全意识强的带安全意识薄弱的、性格外向的带性格内向的。两年来,这一机制已培养出6名能独立顶岗的“多面手”。
2024年“我是状元”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液压支架工张广峰和采煤机司机徐爱国双双折桂,正是这一机制的最佳见证。“刚来时连采煤机按钮都认不全,多亏师傅手把手教。”徐爱国回忆道,“现在我们结对帮扶的新人,三个月就能独立顶岗。”
张敬富始终践行“工友、战友、家人”“一家人、一条心、一个目标、一起奔”的理念。工友生病他第一时间探望,职工有困难他主动帮忙,遇到婚丧大事他跑前跑后。“张班长就像我们的大家长,有他在,我们心里特别温暖。”工友们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对这个“大家长”的深厚感情。
“我们班组的目标就是成为全能尖兵‘梦之队’!”张敬富充满信心地说。这支队伍用实实在在的成绩,诠释了“安全与技能并重”的真谛,成为企业里一支响当当的优秀团队。
“今年是集团公司‘决胜千亿’的关键之年,我们班组要争当主力军!”荣获集团公司“最美班组长”的张敬富满怀信心地说,“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一定能以安全高效的生产业绩,为集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站在新的起点上,张敬富带领着他的“梦之队”,正以昂扬的斗志继续奋战在采煤一线。这支作风过硬、技术精湛的队伍,必将在“创千亿集团 树百年能源”的伟大征程中,谱写出更加精彩的奋斗篇章。
文/图丨任德宁 孔令媛 刘贝贝(阳城二号井)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