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站内搜索

集团要闻

集团要闻

融汇四海 能济天下

深度丨运河明珠跃升“国家队”!济宁港航集团破茧蝶变

2025-08-05 责任编辑:管理员

近日,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发布公示,济宁港航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荣获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济宁港航发展集团此次跻身交通运输系统“国家队”,标志着其在内河港航现代化建设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卓越成就获得了国家级权威认可,彰显了集团的综合实力与行业影响力。

01.jpg

运河之都的转型蝶变:从“煤炭黄金”到“港航明珠”

济宁素有“运河之都”的美誉,也因富集的煤炭资源一度成为一座“资源型城市”。

2012年起,随着煤炭“黄金十年”的终结,煤炭市场形势急转直下。与此同时,煤炭产业面临的环保压力也越来越大,曾经的“黄金产业”转型迫在眉睫。2012年开始,一场波澜壮阔的改革在济宁能源集团逐渐拉开帷幕。而济宁港航产业的崛起,正是这场改革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济宁港航产业的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京杭大运河纵贯济宁全境,济宁至杭州段更是内河航运的重要通道。如今,在国家推动运输结构调整、发展内河水运的战略背景下,京杭大运河再次迎来了发展的机遇。

在困境中寻找机遇,济宁能源集团将目光投向了京杭大运河,强力突破现代港航物流产业。2015年,济宁能源集团启动了梁山港的建设。这一决策,犹如在京杭大运河畔落下了关键一子,为济宁港航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梁山港的建设者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在一片水洼地上开挖航道、建设铁路专用线,让瓦日铁路与京杭大运河在梁山县“手挽手”,打通了“工”字形多式联运的大通道。公、铁、水多式联运的无缝衔接,不仅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更为济宁港航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0年,在济宁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支持下,以济宁能源集团为主体的济宁港航发展集团正式组建,这标志着济宁港航产业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济宁港航发展集团作为济宁市实施"强力突破现代港航物流发展"战略的核心平台,锚定"亿吨大港、百万标箱、千亿产业"目标,取得了显著发展成果。集团公司高标准推进梁山港、任城港、微山港三个亿吨级港口群及五大重点作业区建设,构建起"公路+铁路+水路+集装箱+内河口岸"多式联运体系,推动航运物流要素向济宁集聚。加速推进梁山港煤钢物流园、济州港钢材粮食产业园、龙拱港集装箱示范园、顺达港综合物流园、太平港船舶工业园、微山港大宗商品物流园等“百亿临港园区”项目建设。

京杭运河千年流淌的碧波与瓦日铁路钢铁动脉交汇,孕育出内河航运的“中国样本”——济宁港航发展集团。这家企业如同内河航运赛道上的 “全能选手”,用前瞻性布局和硬核实力,在交通强国建设浪潮中,跑出了令人惊叹的加速度。在济宁港航发展集团的强力推进下,2024年,济宁港完成货物吞吐量9666 万吨、集装箱吞吐量43.2 万标箱。2025年上半年,完成货物吞吐量5575万吨、同比增长10.4%;累计开通集装箱航线29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0.9万标箱、同比增长20.1%,连续多年稳坐全省内河港口头把交椅。

02.jpg

智慧与绿色的“双轮驱动”:创新领跑内河航运新赛道

济宁港航还将积极融入国际物流大通道,拓展对外开放新空间。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设施网络,加强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黄河流域省份、省内外海港的互联互通,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地区,以及马来西亚、越南等东盟国家的贸易合作。

济宁港航发挥梁山港和龙拱港两大枢纽港优势,强化瓦日铁路、新兖铁路和京杭运河沿线物流资源要素聚集,推动河港、兖州国际陆港联动发展,提升大宗商品、集装箱货物物流辐射能力,打造京杭运河经济带重要国际多式联运基地,创新打造"港、贸、船、产、建、融"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作为国家第四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梁山港通过打造“铁路+水运+集装化运输”多式联运立体运输体系,梁山港与京津冀、晋陕蒙相连接,让大运河与长三角、长江经济带“手牵手”,形成了“丰”字形大通道,实现“公、铁、水”的无缝衔接,货物吞吐量连年攀升。自通航以来,梁山港从集疏港量1380万吨、营业收入58亿元,攀升到2024年的集疏港量3200万吨、营业收入91亿元,分别保持年均33%、14%的增速,已连续三年建成百亿园区,“以港育产、以产兴城、港产融合”的局面正在逐渐形成。成功摘取全国内河港口领域首张“碳足迹、碳中和”双碳证书,先后获评全国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案例、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企业,到全省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工程、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社会责任企业、山东省五星级物流企业等殊荣。

龙拱港建成全国首个内河智慧化集装箱港口,采用了“远控自动化岸桥+自动驾驶无人平板车+自动化轨道吊”的全自动化生产工艺,其5G应用荣获全国一等奖,并开通山东省首条运河外贸出口航线,智能化建设方面成绩斐然。在这里,1名司机可同时操控多台轨道吊作业,效率比传统方式提升80%,港口平均作业效率大幅提升,达到26.6自然箱/小时。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单位能耗降低20%,节省人力60%,自2022年7月底开港以来,为周边企业节省物流成本近2亿元。

新能船业正在打造全国最大的绿色化、智能化、标准化内河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由济宁港航发展集团联合宁德时代等巨头打造的创新企业,让传统船舶在绿色转型中迸发出新质生产力。目前,公司主要推出了4种新能源船型,能够覆盖京杭大运河等各类内河航道的航运需求。其中,最大尺寸的90米LNG动力集装箱运输船(90系列)主要负责长距离的货物运输,载重近5000吨,续航里程约为2000km;而67.6米纯电动力集散两用船(60系列)则在济宁城区各港口之间进行货物短途倒运,载重近2000吨,续航里程约为200多km。走进新能船业的数字化车间,激光切割机器人正精准地加工船体部件,重塑着船舶建造逻辑。通过将船体分解为标准化模块,分段式建造,实现船体、涂装、舾装一体化、批量化作业,使造船周期缩短至3个月,材料利用率提升约15%。这种“搭积木”式生产模式,不仅将其年产能提升至240艘,更带动锂电、电力推进等配套产业集聚,形成完整的绿色航运产业链。

03.jpg

锚定千亿目标的“港航力量”:服务国家战略的济宁港航担当

从开通29条集装箱航线到联动“一带一路”,从推动内河航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建设六大百亿临港园区到融入国际物流大通道,济宁港航正以“百万标箱”为新起点,全力冲刺“千亿企业”,在交通强国建设中贡献内河航运排头兵的硬核实力。

作为国家京津冀“2+36”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的重要节点和京杭运河通航最北端的关键枢纽,济宁市肩负京津冀大气联防联控的重任,同时,也面临着推动内河航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打造北方内河航运中心的新时代命题考验。

目前,全市共有港口41家,分布在8个县市区,点多线长面广,经营货种为煤炭、焦炭等散货为主,污染防治监管任务重、责任大。济宁港航紧紧围绕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目标,锚定“争当全国内河排头兵”,以“绿色化、智能化、标准化、现代化”为方向,创新实践,锐意攻坚,为擦亮内河绿色航运品牌、助力济宁打造北方内河航运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全国内河港口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济宁方案”。

船运业多用于长途运输,具有周期长、货品价值高的特点,大数据的应用能够尽可能优化流程、降低成本。为此,济宁港航依托山东融汇物产集团打造了内河多式联运可信数据空间,上线运营大宗商品交易平台“融汇数易平台”,建设山东省首个内河智慧航运大数据中心。目前这一中心集成船舶调度、货物追踪、智能报关等功能,仅在平台就已注册船舶4200艘、车辆6500辆,服务客户超 400家,实现了车、船、货、集装箱智能匹配、“一单制”“一箱制”全程可视化服务。让港航运输变得智能、高效、透明。

在济宁港航的物贸版图上,29条集装箱航线如同纽带,将长江经济带、中原经济区等核心区域紧密串联,物流网络覆盖全国152 个城市,形成了 “北煤南运、南货北调” 的黄金通道,其繁忙程度,堪比内河航运界的 “交通大动脉”。

"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是由国家交通运输部授予行业的最高级别综合性荣誉之一,旨在表彰在推进交通强国建设、服务国家战略实施、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出行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标杆单位。此次全国共有198个集体入围该奖项公示,济宁港航发展集团此次入围公示名单,标志着其在内河港航现代化建设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卓越成就获得了国家级权威认可,彰显了集团的综合实力与行业影响力。

跻身“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序列,是济宁港航发展集团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更是迈向新征程的起点。济宁港航集团将以此次崇高荣誉为强大动力,持续深化港航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在建港口项目与集疏运体系完善,巩固亿吨大港能级,加速向"百万标箱"目标迈进;强化创新驱动与智慧赋能,深化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建设成果应用,探索物流贸易新模式、新技术,保持内河航运领域创新领先优势;拓展港产城融合深度广度,加快"六大百亿园区"建设与产业链延伸,提升临港产业竞争力;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拓展物贸网络,提升服务能级,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大作为,贡献更强劲的"济宁港航力量"。

/图丨马辉

咨询留言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