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内河航运版图中,京杭运河如一条黄金纽带串联南北经济脉络。在此之上,中交润杨(山东)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以打造“运河铁骑”为使命,为内河航运业注入强劲动力,书写着辉煌篇章。
中交润杨是济宁市首家集成散货运输、集装箱发运、内外贸经营及船舶供应“四位一体”的综合性物流服务商。其业务辐射京杭运河全流域、长江经济带、淮河流域、赣江流域、湘江流域沿海港口集群。2024 年,公司散货发运量达 2506 万吨,集装箱发运量 30.1 万标箱,亮眼成绩彰显了其在内河航运领域的强大实力。
创新模式,构建高效物流网络
为了打造干支结合的新局面,中交润杨以龙拱港为中心,积极向济南、菏泽、泰安、枣庄等地辐射。通过干、支线结合的方式,逐步联通国内各条水系,致力于形成以龙拱港为中心的集装箱枢纽。这一战略布局具有显著优势,可以将周边城市货物通过支线运至龙拱港,再由 5000 吨 LNG 动力船集运至南方,大大减少了运营成本。
运营模式上,三大核心模式发力。自营航线开通京杭大运河、长江干线定制化集装箱航线,提供高密度、高时效服务;公共驳船为干线船公司提供舱位服务,增加班期密度、降低物流成本;驳船供应则提供专属驳船租赁及配套服务,满足客户运力需求。
业务模式同样亮点突出。公转水调整运输结构,将公路运输改为集装箱水路运输,响应国家号召减碳降本;散改集把煤、焦等大宗货物改由集装箱运输,降低扬尘与损耗,保障客户利益;铁水联运依托龙拱港、梁山港铁路专用线,聚集晋陕蒙货物,经京杭运河、长江运至长三角,构建起高效的公铁水多式联运网络。
绿色发展,守护运河生态环境
京杭运河是南水北调主干线,内河船舶绿色转型迫在眉睫。中交润杨积极担当,运营省内首支 LNG 内河新能源船队,推动船舶绿色化、低碳化、智能化。2025 年 7 月,其 “四条 67.6 米 LNG 集散两用船购置项目” 获批国家 “两新” 政策补贴,标志着内河航运绿色转型进入实质阶段。
该船型以 LNG 为动力,污染物排放降低 90% 以上,碳排放减少 15%,续航能力满足内河长距离运输。依托济宁港口优势,配套建设 LNG 加注设施,形成 “船 - 港 - 气” 闭环。从效益看,其百公里可节约燃料费 3000 元,随运营时间增长,成本优势更显著,实现环保与盈利双赢。
这四条 LNG 船投运后,将在京杭大运河山东段形成绿色航运示范航线,为行业提供实践样本,助力改善运河生态、优化航运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此外,公司整合京杭运河沿线 2800 艘柴油船及新增 100 艘新能源船,建立集约化运营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能源效率。
智慧赋能,提升物流服务品质
中交润杨以“智慧化”重构内河物流服务模式,通过“物流监控平台”与“集装箱订舱平台”,将 “互联网 + 航运” 落地为实际服务。客户可享受在线船期查询、舱位预定等服务,实现物流业务全流程可视化管理,以数字化替代人工,提升效率与精度。
服务特色鲜明,为客户提供用时短、效率高、多样化的专业服务。经验丰富的团队提供全方位方案;可定制“管家”服务确保货物准时送达;“四快”服务聚焦时效性,货物到港无需集港,铁路箱直接下水,协调快速装卸结算,保障各方利益。
“集装箱”业务布局深远,围绕 “五横三纵” 规划,编织 60 余条国内外航线,26 条定制班列串联京杭运河与多流域,实现内河全覆盖。与行业巨头协同,货物可对接全球航线,让鲁西南货物直达海外,同时引入海外商品。
以济宁港为中心,挖掘周边 200 公里市场,通过“公转水”为钢材等货品客户降低 10%-30% 物流成本。梁山港、龙拱港的新型工艺平台,使卸车、装箱效率分别提升 50%、30%,优化解决原来多次倒装、二次损耗等问题,有效降低货物破损率、损耗率、货值亏损等,更好的保障客户利益。
“区间货”业务以“散改集”“回程货”为依托,利用自备箱源壮大业务,开辟“北货南下、南货北上”“钟摆式”运输赛道。持续开拓长三角等片区客户,增加回程货源,提高重箱回程率。
中交润杨凭借一系列创新举措,成功打造“运河铁骑”品牌。未来,它将秉持创新、绿色、智慧理念,提升实力,为内河航运业发展、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在“决战决胜千亿级物流枢纽”道路上稳步前行,书写内河航运更辉煌的篇章。
文/图丨丁晓晓(融汇物产)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