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站内搜索

企业动态

企业动态

融汇四海 能济天下

修旧利废!阳城二号井精准修复“保护盒”

2025-10-07 责任编辑:管理员

阳城二号井维修车间内,机选厂维修人员正用专业仪表检测修复后的80开关保护盒。电压电流数值稳定,漏电保护即时触发,合闸与远控动作精准,这款井下采掘设备的核心安全保障部件各项参数达标,即将重返井下。这是该矿以“修旧利废”推动节支降耗的缩影。

06.jpg

80开关保护盒承担电流过载防护、漏电检测、远程启停控制等关键功能,但其内部精密电子元件在井下高湿、高温、强震动环境中易失效,最终导致整体报废。此前,损坏的保护盒只能通过采购新品替换,单块价格达2000余元,采购周期需要一个月。这一方式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支出,有时还会因配件供应周期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产进度,对矿井整体生产运营效率形成了相应制约。

机修厂组建维修攻坚小组,探索自主修复路径。团队对照保护盒电力原理图,将故障设备拆解为电源板、控制板、接线端子三大模块,再用专业设备逐点检测电压与电阻参数,精准定位电容鼓包、电阻烧毁等故障点。根据故障类型,团队自主完成同型号电子元件选型、旧元件拆除与新元件焊接等操作;对于仅单模块损坏的保护盒,还会调取库存报废设备的完好模块进行重组拼装,最大程度控制维修成本。经过反复通电调试与模拟井下工况验证,修复品的10余项关键指标均达到新品标准。

“单块修复成本不足100元,能节省近2000元,维修周期也缩短到1-2天。”车间负责人刘雷介绍。目前该维修小组已自主修复20块80开关保护盒,累计节省采购费用超4万元。下一步,阳城二号井将系统梳理维修经验,形成“拆检、定位、维修、调试、验收”的标准化流程,同时把这一维修模式推广至其他生产区队,以“小修小补”积少成多,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注入“精打细算”的动能。

/图丨代永广 任德宁(阳城二号井)

咨询留言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