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环节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咽喉要道”,而装封车管理则是保障运输安全的关键环节,为杜绝因装封车“松、散、不标准”的问题。近期,我矿以“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为目标,以“装得稳、封得牢、运得安”为主线,从提升素质、明确标准、现场管控多维度发力打出一套“组合拳”,全面加强装封车管理水平,为运输安全筑牢防线。
提素质:全员培训拧紧“思想阀门”
“这起跑车事故,就是因为装封车时没固定好重心,导致车辆下坡时偏移脱轨……”在运输工区会议室正播放着近年来煤矿运输事故的案例视频,画面中因装封车违规引发的设备损坏、人员伤亡场景,让在场职工神情凝重。我矿聚焦“技能提升+意识强化”双维度,全面开展装封车专项培训教育活动,为强化警示效果,安全监察部收集了国内10余起典型装封车事故案例,各工区利用班前会进行学习,通过“事故经过还原+原因剖析+责任追究”的方式,让职工明白“每一个松动的绳扣都可能是致命隐患”。运输工区在会议室组织“身边隐患大家谈”活动,职工通过分享曾遇到的“超宽装载蹭到副井壁”“封车尾绳未系好险些坠物”等险情,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图省事就是埋隐患”的意识深植人心。集运队则采用“理论+实操”的定制化模式,通过在现场解读“超载10%可能导致的侧翻风险”,传授封车牢固度检查方法,模拟“封车器具突然断裂”等场景演练应对流程,通过“学、练”结合,让规范操作成为职工的“本能反应”,让人人都成为运输安全的“把关人”。
明标准:实现封车管理“有章可循”
“以前装封车靠经验,现在全按‘规定’来,每一步该怎么做都写得明明白白。”运输工区职工张帆手里的《装封车及运输管理规定》,正是我矿标准化建设的缩影。针对装封车管理中标准模糊、责任不清等问题,机电技术科牵头修订《装封车及运输管理规定》,明确各部门职责和要求,从车辆装载量、货物固定方式、封车器具规格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确保“流程清楚、标准清晰”。同时,制作“装封车流程明白纸”,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标注“装载前检查—转运交接—签字确认—紧固运输”四步流程,让职工按图操作,并严格执行交接单制度,从源头上消除“封车不牢”“交接不清”的行为。自规定下发以来,因装封车被处罚的人员同比下降30%,装封车合格率提升至98%。
抓现场:严格管理确保“安全运输”
“这辆车右侧封车链松动,必须重新紧固,否则不准提升!”在副井下井口,提运安监员正逐项核查,发现问题当场要求整改。我矿实施“双检双查”机制:装封车人员“自检”,装封车确认无误后填写《封车确认单》进行签字确认;安监员“专检”,重点核查装载量、重心平衡、封车牢固度等关键项,不合格的一律不得转运。对“图省事少用一根封车链”“不填写封车单”等行为,不仅追责操作人员,连带处罚班组长。今年以来,现场整改装封车隐患16条,现场作业秩序明显规范。此外,利用井下监控系统对运输车辆进行动态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置装封车隐患。
通过系列举措,我矿实现了安全运输,车辆周转效率提高15%,更带动全员“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安全意识逐步提升。下一步,我矿将继续优化举措、补齐短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装封车安全管理抓细抓实,不断提升全员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以“零容忍”态度守住运输安全底线,让“安全运输”贯穿生产全过程,筑牢煤矿运输安全的“万里长城”。
文/图丨李立新(安全监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