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化工行业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下游市场需求不旺、安全、环保政策趋严、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挑战,中银电化将通过“双提升”精细化管理,“从7个方面降成本、向10个方面要效益”采取相应措施,提升企业效益。
一、以企业战略为引领,制定全面预算
以战略导向、预算分解、业财融合、过程控制的管理理念,将生产、销售、研发、技改等业务目标转化为财务指标,推行“先算后干”的模式,通过效益分析优化产品结构调整的手段,将目标层层分解到部门、班组及个人,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算责任体系,构建战略、预算、执行、控制、分析、考核、决策的闭环管理。
每月召开预算执行分析会,结合原材料(如原盐、纯苯、电石)价格波动、下游需求价格变化等因素,滚动修正预算偏差。利用生产经营群、成本管理群随时管控预算执行,以财务测算指导生产经营。做到月预算、周调度、日计划,一天一天算着干、一周一周盯着干,先算后干、边干边算、干后再算。针对氯碱产品、原料市场价格波动,我们通过每天的动态预算,预测每个产品的盈亏能力,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销售策略,做到减亏增盈。一月份春节期间及时调整产品负荷,比预算减少了液氯产销量1200吨,降低了补贴价格,减亏了65万元,有利保障了首月开门红。
二、深挖降本增效潜力 ,找准降本“靶心”
剖析成本结构,聚焦关键指标,开展工艺对标+技术改造降低成本,牢牢抓住吨碱成本中盐耗、电耗、蒸汽耗、掺卤比例是四大核心指标。鼓励员工多提合理化建议,对节约成本、优化流程的给予奖励。
供应链协同降本,构建核心伙伴利益共同体。继续与太阳纸业等客商、盐场等供应商签订长期战略协议,锁定价格,对冲由于价格波动带来的市场波动。与园区企业构建烧碱、氯气、氢气等产品网络,通过管道输送,加大销售降低运输成本,实现共赢。与客商、供应商构建核心伙伴关系,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
以财务精益化管理为核心,确保生产经营稳定与收益。严格执行全面预算,增强精细化管理意识,把成本管控作为生产经营的核心,全面树立“省的就是赚的、过好紧日子”的思想,将产量、单耗、费用等成本指标分解至班组、个人。
每月开好经营分析会、生产调度会、工艺例会、设备分析会,深入分析,正确评价企业成本计划的执行结果,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措施和途径。以财务预算指导生产及产品结构调整。
资金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加强资金监管,从源头月度资金计划到资金支付、资金流向进行跟踪。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积极筹措项目资金,确保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遵循以收定支、量入为出、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开支有保有压,保证资金在生产、技改方面的正常运行,坚持“五保五压”的方针 ,暨保生产经营性资金,压非生产性资金;保重点开支,压一般开支;保计划内资金,压计划外资金开支;保电费、人员工资和税款,压应收账款资金;保技改项目建设开支,压应付、预付款资金。
三、加强绩效考核,激发组织内生动力
在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程到位”的绩效考核体系,制定全面详细的考核指标,涵盖运行部生产过程的各个方面,包括:产量、质量、消耗、费用、专业管理等五大方面。包括量化指标150多项和定性指标6个专业,每个专业考核都有对应的考核标准,运行部、职能部室在此基础上内部进行二次分解,建立内部绩效考核办方案,把公司考核指标分解到工段,以此做为内部绩效工资的二次分配的依据。
建立以企业管理部牵头组织实施,多职能部门参与,实施多层次、多形式的考核,形成公司、职能处室、运行部(工段)三级检查考核机制。在考核职责上明确划分各职能部门的检查考核职责、内容、频次,规定了各类,考核结果的处理标准,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业务主管部门的管理和考核责任。考核履职情况在公司月度绩效考核会议上发布,保证考核结果的落实到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真正发挥考核的作用。
下一步,中银电化将以党建为引领,全面开展“企业有困难,我们怎么干”大讨论,牢牢抓住安全环保不放松,确保首季开门红,为推动集团公司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贡献电化力量。
文丨赵华盛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