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站内搜索

企业动态

企业动态

融汇四海 能济天下

从油船到LNG巨轮,探寻中交润杨“绿色航运”新实践

2025-08-11 责任编辑:管理员

在京杭运河的黄金水道上,一艘90米的“水上蓝巨人”——“济宁港航 9003” 号LNG新能源动力集装箱船舶,刚刚圆满完成了它的首航往返之旅。这艘由济宁能源集团权属企业中交润杨运营的船舶,不仅是内河航运的 “尺寸之王”,更是承载着中国内河绿色航运的未来。近日,我们登上这艘巨轮,与船长杨永浩对话,聆听一位驾龄19年的老航运人眼中的行业变革故事。

05.jpg

“以前开油船,时速最多17公里,现在双车推满重载达到20公里 / 小时。” 杨永浩船长在2023年底考取了LNG特殊培训合格证,今年6月从润杨集6005油船调任到 “济宁港航 9003”,成为了这场航运变革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这艘90米长的LNG动力集装箱船,是由全国首个内河新能源船舶制造示范基地——山东新能船业的数字化车间精心打造而成,它全长90米,型宽16.56米,型深5.4米,可装载161只标准集装箱,载重近5000吨,是目前京杭运河可通行最大尺寸船型。相较于传统内河船型,新船型在设计上进行了诸多优化,船阻降低了6%,能效提升了3%,自重减轻了5%。更为重要的是,它搭载了2台LNG燃料发动机,与传统动力船舶相比,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排放将降低90%以上,碳排放降低15%以上,极大地提升了新船型的环保性能,真正实现了 “绿色航运”。

LNG动力的应用,带来的不仅是能源效率的飞跃,更是显著提高了船舶的航行速度,进一步提升了船舶的周转率,为客户大幅缩短了物流时间。“从济宁到太仓往返只需17天,客户反馈焦炭运输质量更稳定,因为新能源动力减少了传统燃油的振动和温变影响。” 杨永浩船长介绍道。

进入生活区,杨永浩感慨万千:“以前油船条件艰苦,设备老化,噪音大,还有异味。现在‘济宁港航 9003’上的生活区焕然一新,不仅配置了空调、热水器等现代化设施,还注重了环保材料的应用,让船员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健康。”

厨房、卫生间、客厅、卧室分区明确,洗衣机、热水器、空调、冰箱等家电一应俱全,条件堪比陆地公寓。“之前油船生活区简陋,夏天闷热、冬天阴冷,现在就像住进了‘河景房’!” 杨永浩笑着调侃道。新能源船舶的设计将船员舒适度纳入核心指标,不仅降低了长期航行的疲劳感,更吸引了年轻一代加入航运队伍。“设备先进了,工作环境好了,行业吸引力自然提升。” 杨永浩船长补充道。

作为内河罕见的90米级大船,杨永浩船长驾驶“济宁港航 9003”巨型船舶的操作却显得游刃有余:“我试航过9条不同型号LNG船,最远单趟跑过100公里,上船即上手!” 他还分享了一个细节:“收货方特别提到,LNG船环境好、震动小,他们的焦炭品质更有保障。” 在客户眼中,新能源船舶不再只是运输载体,更成为供应链绿色化、品质化的象征。

“每次开航前,我们都要严格执行船舶开航前安全自查程序。” 杨永浩船长向我们详细介绍道:“重点检查LNG气罐区域阀门状态、燃气安保系统运行情况、机舱可燃气体探测头灵敏度等关键环节,这套流程是我们从传统油船转型后新增的重要工作内容。” 中交润杨为每艘LNG船舶配备了专业的安全管理团队,并建立了数字化监控平台,每月16日前各船舶需完成月度巡查,详细记录巡查表单,并对安环部检查的问题清单进行一一整改上传整改材料,确保船舶的安全运行。

杨永浩船长表示:“安全是航运的重中之重,我们在享受LNG动力带来的便利和环保的同时,也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确保每一次航行都安全无虞。这些严格的自查流程,是我们安全航行的重要保障。”

夕阳下,“济宁港航 9003”的LNG储罐反射着银光,甲板上的杨永浩船长注视着前方水道。从17岁的少年水手到驾驭内河巨轮的 “绿色船长”,他的航程恰如中国内河航运转型的缩影——传统与创新在此交汇,驶向更清洁、更高效、更安全的未来。

文丨赵晴晴  图丨程鑫(中交润杨)

咨询留言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